热点资讯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顺达注册 > 最新动态 > 西方国家遥遥领先,都是抄得《永乐大典》? | 循迹晓讲
西方国家遥遥领先,都是抄得《永乐大典》? | 循迹晓讲发布日期:2024-09-02 12:27    点击次数:111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图片

图片

图片

 Follow us

图片

◇ 《永乐大典》和《太平御览》是一类书 图为嘉庆十二年《太平御览》书影

《永乐大典》在图书分类当中属于“类书”,它可以被类比为如今的百科全书,但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百科全书需要作者对各类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撰写而成,这是著述,而类书的作者只是把其他书里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片段给汇集在一起,用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严格来讲只能算作汇总编辑。类书的编辑比起原创相对容易,而且作品看上去包罗万象,至少编成之后作为工具书查阅还是很可以的,所以一些有志于文化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特别喜欢编辑类书。

图片

◇ 图为《吕氏春秋》书影

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是先秦时代的《吕氏春秋》,它摘录了诸子百家的言论,所谓“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编辑《皇览》四十余部,供皇帝参考。此后面向皇家的类书编纂就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而民间也有不少类书,这些类书看似无所不包,但内部并不统一,天天看这个除了能掌握很多知识点报菜名,并不能形成连贯的知识。所以不少学者文人对类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比如南宋的朱熹就非常直言不讳,“此书流传,恐误后生辈,读书愈不成片段也。”

即使如此,对于朝廷来说,“类书”仍然是彰显自己统治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就是所谓“盛世修书”的传统。

图片

图片

◇ 图为朱元璋,朱棣父子画像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当时最著名的才子解缙曾经进言,希望洪武皇帝仿照千朝体例编纂类书,所谓“勒成一典,上接经史,岂非太平制作之一端也欤?”但这件事情在当时不了了之。而当时方孝孺等人编撰的类书《类要》内容偏少,使用不便,并不能令人满意。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之后,修书的愿望更加强烈,毕竟自己的皇位怎么得的,天下人是议论纷纷,所以他急需远超古人的文治武功来给自己的皇位正当性背书。永乐元年,朱棣刚刚夺得皇位,就赶紧找到解缙命令他编纂一部前无古人的类书,所谓“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并希望“统之以韵”,方便检索。

图片

◇ 图为解缙画像

解缙领命之后,用了一年时间编成了《文献大成》,但朱棣对此并不满意,下旨重修。毕竟一年时间想编辑一本远超前朝的类书,解缙靠一人之力,哪怕是诸葛亮再世也做不到。这一次重修朱棣非常重视,派出了相当多的朝廷大员协助解缙,其中包括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等人。监修之下还设有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其次有纂修、编写人,缮录,绘图,圈点生等,甚至还有“催纂”五人以监视编辑的进度。而基层的工作人员则是来自朝廷之外从民间招募的,比如府县训导和布衣书生等等,可谓是举大明全国之力来办的超级文化工程。

图片

◇ 图为《永乐大典》书影

这么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永乐五年,也就是重修三年之后,新的类书编成。朱棣对此非常满意,亲自为书撰写序言,赞扬这书“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书,著为奥典”,为之定名为《永乐大典》。随后两年,又从全国找了许多抄书人工工整整滕抄一遍,最终这个浩大的工程于永乐七年完工。

按照盛世修书的标准,这《永乐大典》的确是前无古人。总共两万多卷,装订成一万一千多册,总字数约三亿七千万字,其主要内容主要是典章制度,文化古籍,地方志,诗歌文学作品等,而关于天文地理不多的内容主要也是誊写过去历朝历代的天文观测和旅行见闻。大典修成之后只有一部。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也来到北京,首先暂存于左顺门的北廊之下,英宗正统年间移至体仁阁,后来辗转藏入文渊阁。

图片

◇ 图为嘉靖皇帝画像

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燃起大火,文渊阁藏书差点被殃及,而嘉靖皇帝本人又非常喜欢《永乐大典》,经常在案头放着几十册以便随时翻阅,经过这次大火之后,《永乐大典》虽然幸免于难,但为了预防万一,嘉靖皇帝多次跟大臣们讨论重新抄写一遍的可能性,最终在嘉靖四十一年决定重新抄写一遍《永乐大典》。到了隆庆元年,嘉靖皇帝都已经吃丹药成仙了,抄写大典的工作才算完成。从此之后正本就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有人推测是嘉靖皇帝太爱《永乐大典》了,自己死后把永乐大典带入地下殉葬,而在此之后提到的《永乐大典》,指的就是嘉靖末年抄写的副本。

这套《永乐大典》副本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有所遗失,满清建立政权后对留存下的《永乐大典》妥善保护安置。

图片

◇ 图为《钦定四库全书》书影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爷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也有样学样搞了大清版的《永乐大典》,这就是著名的《四库全书》,而永乐大典成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乾隆五十九年有人做过统计,当时《永乐大典》还剩下九千八百八十一册,嘉庆二十年和道光八年,又有人把永乐大典做了统计,所得和乾隆年间是一样的。但自从咸丰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了。这一年英法联军入北京,皇帝仓皇逃跑,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类似《永乐大典》这样前朝留下的档案就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自然地,官员们就开始监守自盗了。

时人记载,当时的偷盗者“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两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内而出也”。之后,他们以十两一册向洋人出售。可以说这时候才是洋人接触《永乐大典》的开始。

这样监守自盗之下,《永乐大典》的流失速度非常快,到了光绪元年,原本九千八百多册的大典被偷到只剩下五千余册,光绪二年只剩三千册左右,光绪十二年就只剩下九百册了。朝廷对此虽然也严令缉拿监守自盗者,但毫无作用,该偷的还是偷,该拿的还是拿,据传当时的翰林清流派领袖文廷式一人就盗走大典百余部。而《永乐大典》的劫难还没有结束。

图片

◇ 图为美国电影《北京五十五日》剧照

1900年慈禧太后放任义和团围攻洋人使馆,英国大使馆距离收藏《永乐大典》的翰林院最近,义和团和甘军为了攻破英国使馆放火焚烧翰林院,不少《永乐大典》被付之一炬,后来他们失败之后,英国人又把剩下的《永乐大典》暂时扣押。第二年,英国交回大清《永乐大典》三百余册,这已经是全部的数量了,然而后来大清监守自盗愈演愈烈,宣统元年翰林院清点时,只剩了六十四册。

随后不久满清灭亡,民国成立,国内外也都意识到《永乐大典》的价值,陆续有流失的《永乐大典》被发表出来,现在我们在世界上能找到的全部《永乐大典》遗存,是四百一十四册嘉靖年间的手抄副本,还有三十三册手抄本和十页残页,可以说朱棣当时想要盛世修书存之万年的想法是基本落空了。

从《永乐大典》遗失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主要的遗失都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时候英法各国早就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已经有了蒸汽机和蒸汽船,根本犯不着从《永乐大典》里找这些东西。至于有人说是明朝末年徐光启偷偷把《永乐大典》的内容盗出给了传教士利玛窦,西方凭借这个才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更可笑了。

图片

◇ 图为铜版画中的身着儒服的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

图片

◇ 图为一些人眼中的徐光启已经成为残害华夏的“汉奸”

首先,不管是徐光启还是利玛窦都没有在文渊阁查阅资料的权力,其次,当时徐光启是倾心利玛窦传播的西学,自己还起了个“保禄”的洋文名字,并且积极地把西方的东西引进大明,这更证明西方一些先进的东西是早已有之。

最后,真要是宋元之际中国早就有了蒸汽机,甚至牛顿力学和相对论,那么为什么朝代几经更替后咋被洋人弯道超车?而一些人眼中说的西方人跟树上的猴子差不多,怎么就一下子突然开窍,在近代更是吊打东方大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所以说拿历史来谈民族自信不是不可以,但有个基本前提是尊重基本史实,尊重基本常识。这两样都没有,还谈民族自信,老祖宗都丢不起那个人。

郭德纲不是有个段子吗:“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学家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不过,正所谓“毋以善小而不为”。现在是个人,长个嘴就能讲历史,这一旦历史观和常识出了问题,影响的可不只是几个人。我讲《永乐大典》的历史,也算是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罢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